俞大老爷回来,下人才敢冒着生死禀报,“夫人,老爷回来了,让你去一趟。”
半晌,屋子里传来脚步声,胡氏理了理衣服,淡定的嘱咐,“去,把屋子里收拾一下。”
俞维戚俞大老爷书房里,见她过来,俞大老爷立马起身,让下人把房门!给关上,“夫人可来了,今天圣上的意思是让老三为侧福晋。”
胡氏瞪大了眼睛,“侧的?”
“是的,正妻已有人选了,圣上没说明,只怕不低于五官之首,七殿下为夫见过,虽然比不上太子与四殿下,但是才学和人品都是不错的。”
俞维戚抖了抖衣服,“侧福晋与世子妃,你觉得那样好?不过事先声明,老三被七皇子救了,有了肌肤之亲,恐怕以后许不了这么好的心思了,圣上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没什么异议,过几天圣旨就会下达了。”
胡氏嗔怒道:“这还有得选吗?圣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不过,咱们家竟然结了皇亲,这可是一大喜事呀,老爷。”
俞大老爷哈哈大笑,“没错,只是本想着侧福晋听着总不是很好,不知道老三那丫头怎么想?”
“能怎么想,那死丫头要是知道得乐死,自从从那回来就跟丢了魂似的,知道是个丰神俊朗的还是皇子的救了,早就一颗芳心给许了,就算我想拦也拦不住,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女儿。”
俞维戚听了,心情大悦,“这丫头最近窝在房间干什么?”
提起这个,胡氏叹了口气,“这丫头,不知道在房间里捣鼓什么,听下人说,正在做衣服,我算是管不了她了。”
“这样不是很好吗?之前整天给你闹事,能乖乖在房间里,还能省心不是?”
“这倒是啊?儿女都是讨债的。”
俞老大爷心情颇好的应了声。
胡氏眼珠转了转,“老爷,今年喜事这么多,老大老三也都定下来了,那边的二姑娘怎么办?总不能让小的在前面吧?”
“此事我跟母亲说。”俞维戚沉吟片刻,道。
“这样就最好了,早上我刚从那边过来,覃塘郡王那边不错,就打算和母亲商量商量,但是没想到的是……母亲不听我的,非说我会害了人家二姑娘,我为咱们俞府操心这么多年,都不能得她一句好话,妾身心里难受。”
“夫人,为夫知道,打小就这样,母亲一直喜欢三弟,你呀,以后还是别管了,不然委屈的定是你。”俞老大爷摆了摆手,一副她别往心里去的模样。
“还是老爷好,这府里的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总得要人管不是,本来奕心的婚事就被备受别人非议,当初我真是糊涂了,不该同意这门婚事,不然也不会让我儿白白担这骂名。”
俞老大爷皱眉,“事情已经注定了,别说这些了,咱们往前看。”
胡氏越想越这么觉得,一时悲从心起,继续道:“老爷,我为这个家操持这么多年,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如今三丫头的事一旦确定下来,那真的我就里外不是人了,这叫外人如何看待我们家,指不定说我这做伯母的不是。”
“好了,我去跟母亲说就是。”俞大老爷无奈道。
胡氏心中一喜,“不是我说,郡王之子可不错,我听我父兄说过,要不是咱们家的老大老二都有了,我还想……这倒好,倒显得我是个小人了。”
“嗯,好,你呀,没事少往那边跑,知道吗?”俞大老爷蹙着眉,颇有些不悦地道。
胡氏心里一惊,低头道:“妾身知道了。”
胡氏能到今天,也不是傻的,这种时候可不是使小性子的时候,适当的懂得进退,才是栓住一个男人心的必要手段,要不然就凭她一个小小知州的女儿,如何进得了俞家的门。
俞家虽然在朝上不显,没有昔日的荣光,但是俞家在先朝可是名门世家,位于京城四大家族之首。
昔日的荣耀渐渐生息,但是俞家还在四大家族之内。
这也是俞家能够在京中立足的原因,若非如此,只怕早就在京圈之外了。
俞大老爷很满意她这样的态度,语气也和缓了不少,“府中的事,有你照料,为夫放心,夫人辛苦了。”
胡氏浅笑一声,“谈不上辛苦,老爷,妾身刚才吩咐了下人炖了参汤,妾身去看看。”
胡氏见好就收,走了出去,一扫之前的阴郁。
时间一过,俞浅予这边,自从上一次那次与胡氏见面过后,俞老夫人正在教她如何管家,持掌中馈。
丢给她那把钥匙后,“这个给你吧,练练手,别以后到了婆家两眼一黑。”
俞浅予:……
“祖母,还早,我还有的学呢?”
就两天出师,想想就心些有戚戚然。
“不懂就问,也没多大的学问,祖母可护不了你一辈子,放胆去做,干不好也没事,这是你娘的嫁妆,没人会怪你的,只要你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