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二百三十一章(2 / 2)

回到七零年代 缓归矣 3868 字 2022-06-23

看了两天的资料,许清嘉有些小小的失望。截止目前,彩票还只在华北地区发行,当年她特意建议的账务公开也没有实行。

许清嘉知道后世很多人非议彩票巨额收入的去向不透明,怀疑里头有贪污腐坏,就跟一些慈善机构屡屡遭人猜忌,甚至影响一批人的慈善之心。所以想在一开始就实行账目公开制度,显然异想天开了。一开始的时候没公开,现在想公开,难度就更大了。

同样新进来的实习生周凯过来找许清嘉,笑容翩翩的开口,“许清嘉,冯主任让你去一趟办公室。”

许清嘉说了一声好,对他笑了笑,拉开椅子准备前往办公室。

周凯噎了下,咋不问下冯主任找她干嘛,他还没献殷勤呢。

许清嘉已经走了。

薛丽萍好奇的问刚从办公室出来的许周凯,“主任找你干嘛?”周凯进去过了,许清嘉也进去了,她觉得待会儿可能轮到她。

周凯恹恹道,“问适应的怎么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例行关心。”

薛丽萍松了一口气,又幸灾乐祸的瞥一眼周凯,哼,许清嘉一来,这小子就殷勤的没边了,她进来的时候可没这待遇。

幸好许清嘉不吃这一套,薛丽萍抬着下巴回到自己位置上。

办公室里,冯主任和许清嘉寒暄了两句后,切入正题。

许清嘉斟酌着把自己想法说了,她和冯主任算得上老相识,加上还有韩东青这一层关系在,不得不说,韩东青的身份给她提供了一些便利,遂也不藏着掖着,有话说话。

她来实习是为了镀金以便更好的申请出国,可也是真心诚意的想做一些事,要不干嘛选这里,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挑更有‘前途’的单位。

“发行区域局限在华北一块。”

冯主任就叹,“人手不足。”

许清嘉便说,“何不试试让人们加盟,他们出地方出人工负责销售,我们制定准则负责就业培训,然后双方利润分成。我想只要有利润,人们自发的就会来申请,肯定比我们自己一个网点一个网点亲自设立来的快,要不了几年,全国各地都能看见彩票销售的网点。”

这种推广模式,当年她的策划书里就提到过,然而冯主任皱了皱眉头,“咱们这可是国家机构。”让私人参与进来,总有些不像话。

“发行的权利在我们这,就是相当于招了一批自负盈亏的合同工。”许清嘉慢慢的说道,“因为自负盈亏,他们会更有动力。”

这一点,冯主任当然知道,多劳多得。

许清嘉又道,“我们还可以优先残疾人士,烈士亲属,复员军警,您想想要是全国各地都推广开来,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上万个都不只,每个人背后还有一个家庭,就能造福几万人。咱们单位成立的初衷不就是为了福利事业,发行的区域多了,买的人也就多了,收入会增加,就能做更多的事。”

冯主任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交给私人管理,这万一出了纰漏。”

“风险与收益并存,小心起见,不妨先找一个地区做试点,要是成功了就推广开来,要是失败了,影响也有限。”就跟一开始彩票只在石家庄发行一般。

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事屡见不鲜,大家都没经验,都是先局部试试看,成功了就逐步推广,失败了那就立马叫停。

错误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还不汲取教训,更怕裹足不前连尝试都勇气都没有。

沉吟半响,冯主任让许清嘉回去写一份关于网点加盟的详细策划书,准备再和两个副主任开会讨论。

周凯殷勤地凑上来没话找话。

许清嘉敷衍过去,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在办公桌上摆了一个相框,她和韩东青的合照。

薛丽萍大吃一惊,“你男朋友?”

不,肯定是哥哥。周凯垂死挣扎。

许清嘉甜蜜一笑,点了点头。

周凯彷佛听见了心碎的声音。

薛丽萍眼神微妙的看了周凯一眼,压下嘴角的笑意,“你男朋友真帅。”

然后下班的时候,薛丽萍发现许清嘉的男朋友不仅帅还高大威武气势不凡,果然美女都是配帅哥的,再一次同情的溜一眼周凯,这家伙自打看见这个照片之后就成了霜打的茄子。

韩东青接过许清嘉的背包,笑问,“上班的感觉怎么样?”

沉默三秒,许清嘉实话实说,“果然,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是最爽的。”

韩东青略一挑眉,“机关的规矩是比较多。”

许清嘉笑盈盈说道,“冯主任挺照顾我的,不过我自由惯了,幸好来这里只是过渡。”比起被人指挥,她还是更喜欢指挥人。大概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创业过的人不愿意大功,哪怕创业失败了,还得继续折腾而不是老老实实找一份工作,身份转换不过来了。

虽然只是过渡,但是活还是要干的,她又不是来混日子的。认认真真的写了策划书,又几位领导召见了好几回,陪着大大小小开了三五厂回,一个月后终于有了决定。

斟酌再三,领导层决定在鹏城尝试,这个城市包容性更强。由副主任鲍建江带着两个老员工和许清嘉、周凯两个实习生前往推行。

许清嘉很开心,一方面是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另一方面则是她爸在鹏城啊。

冯主任还特别大气批了他们做飞机过去的经费,眼下一张机票顶的上寻常一个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不可谓不大方了。

得知闺女要过来,许向华就问她住不住家里。

许清嘉当然想住在家里舒服又自在,但是为了省麻烦还是和大部队一块儿住宾馆了,同行的还有一位女前辈,两人住一个包间。

刚过来头几天主要是拜山头,这是必不可少的,然后许清嘉就知道为什么来的是鲍副主任了,副市长是他老同学。朝中有人好办事,所以前期工作进行还颇为顺利。

周六下班后,鲍主任还笑着说让大家出去走走,见识见识日新月异的鹏城。

许清嘉婉拒了同事们的邀请,“我要去看我爸。”

同事们这才知道她父亲在鹏城,笑着问了一句,“你爸爸在这边做生意。”实在是太多人来鹏城掘金了,以至于一听有人来这里,下意识反应就是做生意的。

许清嘉笑着点了点头。

大家也没多问,问多了不礼貌,身在机关这点眼力界还是有的。也没多想,只当做点普通生意。主要是许清嘉来了这个单位挺低调的,她没开那辆骚包的小红车上下班,手表也换了一块普通的,所以谁知道她是富二代啊。

与同事们分别之后,许清嘉就欢快的回家找爸爸了。

知道闺女要来,许向华特意推掉了一场应酬,在家等许清嘉。

许清嘉一进门就发现了茶几上黑色的大哥大,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实物出现在眼前,许清嘉好奇的抓起来左看右看,果真是传说中的一样,大砖头机,还怪沉的,估计有一斤。

许清嘉特意撇了撇许向华的腰间,“爸,你平时怎么带这玩意儿。”别着裤腰带上在,和画面有点美。

一看她那表情,许向华就知道她又在瞎想,“手上拿着。”不过他多是让助理提着,这玩意挺累赘的,不过随时能联系上人这一点来说还是挺实用的。

“我试试这个音质怎么样?”许清嘉就像是拿到了新玩具,兴致勃勃地拨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夏莲。

十月底她销假同时也搬回了雅宝路那边,不过天气好的时候,老太太会让蔡叔去接玉嫂和小元宝过来玩,有时候自己过去看小曾孙。夫妻俩平均一周也会在这边吃两三顿饭,许家康在次数就多一点,他出差就少一点。即享受了天伦之乐,小夫妻也保留了私密空间。

和家人絮絮叨叨聊,都在问她工作什么样,生怕她受委屈的模样。

许清嘉心想也太小看她了,说到一半突然没了声音,许清嘉眨眨眼,按了按,没电了。

“充一次电,最多通话半个小时。”许向华挺嫌弃的。

许清嘉更嫌弃,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才是王道。把一斤重的黑转头甩一边,拿座机给家里重新打电话,说了好一会儿才挂上电话。

许向华,“给你买一个。”

许清嘉翻翻眼睛,“你就不怕把你闺女给累死,我这小身板可搬不动。”要不了几年就有手机了,她不出这个风头。

许向华好笑,说来这里还有个笑话,一人买了大哥大挂在裤子上,结果当众掉了裤子。

戳戳黑乎乎的大砖头,许清嘉好奇,“多少钱,这东西?”

“25000加6000入网费。”许向华笑,“黑市上50000一台。”就这还供不应求,做生意都讲究个门面。

许清嘉只能感慨物以稀为贵。

“好了,先吃饭。”许向华拍拍许清嘉的肩膀。

许清嘉伸了个懒腰后站起来,“做了什么好吃的。”

“你爱吃的都有,油爆大虾,蒜蓉龙虾,花雕蒸螃蟹……”许清嘉爱吃海鲜,尤其是虾类。

餐桌上,许向华特别慈父地给许清嘉剥虾,彷佛她还是个小丫头。

自打秦慧如调回京大之后,儿子走了,老娘也走了,这冷不丁的许向华还真有些冷清,家里就剩他和保姆两个人。然后闺女过来了,许向华岂能不高兴。

吃了半碗虾之后,许清嘉忽然想起一件正经事,“爸,我听到消息,朝阳路那边有一块20万平方米的地明年要拍卖。”

就在今年11月,鹏城一块土地被拍卖,从200万一路叫到525万,报纸上劈天盖地的新闻,称之为新中国第一拍,昭示着房地产时代的来临,今年就是房地产元年。

许向华继续剥着手里的虾,眼睛却是看着许清嘉,“你想拿这块地?”

许清嘉摇摇头,“咱们家资金不够。”人脉也不足,说是拍卖,还真以为只看钱。没一定资历捧着钱都进不了拍卖现场。

比起住宅地产,她还是对商业地产更感兴趣,余市的商贸城已经尝到甜头,每天的租金过万,这还只是第一期而已。

她最近脑子里盘桓着一个念头,他们和政府合作开发整个余市的批发市场的可能性。

照余市现在这个发展势头,批发市场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利润惊人。商人逐利,肯定会有人闻风而来。就是政府看着这么大的利润能不动心。一旦政府决定独享这块大蛋糕,旁人都只能干瞪眼,地在人家手里。

所以她想的是和政府一起开发,但是人家凭啥带着他们玩,所谓合作那是互惠互利,人家有地,他们有啥?

许向华把剥好的虾放在闺女碗里,还有理智,人可以有野心,但是必须得有自知之明。

许清嘉吃掉虾,说出自己的打算,“那是块住宅用地,建成小区能容纳上万人,我想咱们能不能在附近申请一块地建一个超级市场,就像港城的百佳超市。港城的超级市场已经开始进军内地,咱们家的百货商店也该改制了,要不得被淘汰。”

许向华虾又夹了一只虾,笑起来,“我会让人留意京里那边的情况。”如果那边真的要建立一个新小区,对生活配套设施的审批会宽松很多。

多干脆啊,许清嘉觉得和她爸交流就是爽快。

作者有话要说:祝姑娘们五一快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