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战术讲解(2 / 2)

A8传奇 李小二写书 2272 字 2022-10-07

第八大原则公平的进攻机会:大多数球队都会有一到两名很有天赋的球员,他们可以在进攻中随意投篮得分,而其他队员则需要在远离防守压力的位置投篮或者上篮。

对于一支球队来说,这两种类型的球员缺一不可。

只将球交由少数天才球员投篮而将其他队员排除在外的进攻战术是不利于球队的发展的。

这样的进攻意图选择面狭窄,容易被对手察觉并被对手防死。

相反,在进攻战术中,每名队员的进攻机会都是比较公平的分布在进攻战术的各个环节上,这样的进攻才是最难被阻止的。

这并不意味着在一场比赛中所有队员都会得到相同的分数,它的真正意义是场上的每名队员都要参与到进攻中去。

尽管一名队员的贡献有可能只是传球、切入、掩护等等,但是他却为其他队员的高效得分创造了最好的时机,而且他也必须在球队需要得分的时候主动去得分。

全队都参与进攻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改善球的转移,创造出更多的投篮机会。

当队员把自己当成球队在场上的主要栋梁时,在每一次获得球时才能意识到他的表现会对球队产生深远影响,这会加快其传球的速度、切入的果断性、为队友掩护的坚决性。

总之,当球员感受到自己在进攻中的重要性时,他才会努力的帮助球队抓住任何一次得分的机会,而不是只作为球星的配角。

(一)什么是区域联防它是由进攻转入防守时,防守队员退回后半场,每个人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的球和进攻队员(在自己的防区内进行人盯人的防守),并把每个防区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防守战术形式。

二、区域联防的基本要求(一)应根据进攻队的特点,确定采用针对性联防队形。

如进攻队是2-3队形的阵形。

(二)根据队形和队员的身高、技术特长,合理地分配队员的防区。

一般情况下,把速度快、反应快、反击快的队员放在外线防守,把高大队员放在篮下或底线一带防守,把善于补防、协防的队员放在腹地和中间一带防守。

(三)在分工的基础上,要求5名队员必须协同一致。

首先加强有球一侧的防守,无球区协防,贯彻“以球为主,人、球、区兼顾”

的防守原则。

(四)对不持球队员,近球区要积极抢占有利位置,不让对手轻易地接到球。

远球区要加强对背插、溜底线的防守,并注意协防篮下。

(五)在本区内防守有球队员时,按人盯人防守的要求,即防投篮、防传球、防运球突破。

(六)进攻者采用穿插移动时,应注意堵截其移动路线并跟防,与临区的防守队员交接。

交接时要相互呼应。

有时为了破对方的进攻,可先跟防到底。

(七)当对方投篮时,要先挡人,然后积极拼抢篮板球。

三、区域联防的形式及其特点(一)区域联防的形式区域联防的形式有“2-1-2”

,“2-3”

,“3-2”

,“1-3-1”

以及当前国内外经常采用的对位联防。

(二)各种形式联防的特点1、“2-1-2”

队形优点队员分布均匀,各位置队员之间便于协防,便于变换防守队形和控制腹地,有利于抢后场篮板球和发动快攻,它是区域联防的基本形式。

②缺点弧顶一带、限制区两侧和两底角以及篮下是防守的薄弱地区。

2、“2-3”

队形优点加强了篮下和底线队员的防守,有利于抢后场篮板球。

②缺点限制区两侧和弧顶防守的薄弱地区。

3、“3-2”

队形(也称1-2-2联防)优点加强了外围和远投的防守,可为外线抢断球打反击创造机会。

缺点腹地和两侧、两底角是防守的薄弱地区。

4.“1-3-1”

队形优点加强了弧顶罚球线一带和两侧的防守,可分割进攻队前、后、左、右的联系,特别是外围向前锋队员传球较困难。

缺点两底角和篮的两侧防守的薄弱地区。

5.对位联防固定形式的联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防守的需要。

随着进攻技术的提高,投篮更加准确,移动更加频繁,固定形式的联防,由于队员落位分布存在着薄弱环节,都不能适应防守的需要,因此,就出现了对位联防①什么是对位联防它是根据进攻队员的落位,确定对应的落位队形,一名防守队员按人盯人对准一名进攻队员,当进攻队员位置变化时,防守队也以同样的队形变化队员的位置,形成一对一的对位防守局面,并按一定的防守原则,协同防守的区域防守形式。

②对位联防的特点按进攻队形落位,一名防守队员对准一名进攻队员。

当进攻队员穿插移动换位时,防守队员采用轮转式的换人方法。

有进有些队还带有紧逼、夹击等综合防守的性质,所以在运用时很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