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湛认为,腊封药丸盒可以方便携带并流传下去,等着以后到了太平盛世,吴家中医的传人一定会参透腊封药丸盒子里面的藏宝图,然后回到栖霞山拿回吴家的宝物,最后建一座大的官医院,为天下老百姓看病医病。而这也是吴昆的心愿,吴子湛也是这样做的。
吴子湛在选择埋藏吴家宝物之所以及编写藏宝图也是费尽了心机,他特意选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地点,在栖霞山东峰的一处陡峭的山石中。那处地方那里怪石嶙峋,树木稀少,山涧下面还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他趁着夜色,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栖霞山将宝物小心地埋藏好,又仔细地做了特别的标记。而他在编写藏宝图时,他用了药方的草药名来暗指藏宝图的位置,而且外人根本看不懂以及去破解,只有他们吴家中医的传人能洞悉知晓。
就这样吴家中医的传人将腊封药丸盒传了下去,在经过了明末农民起义,清军入关,吴家中医的传人似乎已经淡忘了这个腊封药丸盒的存在。
到了清朝康乾盛世的时候,恰逢吴家中医开始没落了,这时候吴家中传到了吴景峰这一代。不过吴景峰的父亲吴泰喜医术水平很一般,受到父亲的影响,吴景峰对于中医钻研不深,加上他自幼痴迷酿酒,倒是他对药酒挺有研究,因此开始卖药酒谋取生计。
吴泰喜和吴景峰两代人把腊封药丸盒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不过他们遵循祖训还是把腊封药丸盒传了下去。而到了他们的后一辈传人,他们却是热衷于科举考试,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博取功名步入仕途。
有志者,事竟成。果然到了吴景峰的孙子吴仁科这一代,吴仁科在嘉庆年间中了举人。
吴仁科中举后,被派往南方一个偏远小县任职。在任期间,当地突发瘟疫,百姓苦不堪言。这时候吴仁科想起来他是吴家中医的传人,他懂医术。
吴仁科虽然是吴家中医的传承人,但他的医术非常普通,心急如焚之际,他开始翻阅吴家医学书籍,希望寻求解决办法。不过吴家医学书籍里面并没有此类瘟疫的药方,加上他又不会活学活用,因此没有找到救治之法。
突然,吴仁科想到了家传的那个腊封药丸盒,于是立刻差儿子吴义本回老家去取腊封药丸盒,在他看来那个腊封药丸盒子里面应该会有重要的配方,如果他能把瘟疫解决了,他相信自己一定升职加薪。
吴义本一路快马加鞭回到太平府老家那里,家里的老祖母听闻儿子吴仁科索要家传的腊封药丸盒,老祖母就是带着孙子吴义本去了她的房间。
老祖母在她的首饰盒里面拿出了家传的腊封药丸盒,然后把腊封药丸盒给了吴义本。同时她嘱托孙子一定要看护好家传的宝贝,因为这个腊封药丸盒承载着吴家中医的传承,对他们吴家来说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