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是大娘这里才能给人一种活着的感觉。”郑珲坐下以后不禁感慨着,“自从进了辰郡,这一路我是真感觉我好像每天都走在黄泉路一样,好像随时都能去投胎。”
“先喝点驼奶茶润润喉,大家坐着聊聊天,一会儿就能吃饭了。”柯慕青拍拍郑珲肩膀,“瞧着你们一个个瘦的这样,这一路吃不少苦头。”
前面辰王和蜀王世子拦着,确实不是赶路的好时机,万一遇上了两边交战,路过也难免遭连。
“那些落了单的百姓不能倒下,只要一倒下,边上看着的人就会一拥而上。”郑珲道,“我们亲眼看到一群人把一个饿昏倒地的人生生撕碎喝血吃肉,我一连几个晚上都在做这个梦。”
画面太有冲突性,哪怕是郑珲这样的男子看着都要生出心里隐隐。
一路饥荒洪涝的,藩王各自为政,表面上听京中令,可实际上谁也没把那位放在眼里。
“行了,回去以后我给你弄些草药给吕小娘子,以后每日一换便可。”周郎中叮嘱着,“这半月里你这只手可不能再磕着碰着了。”
王见忠道,“难怪大娘你们在辰郡耽误了这般久。”
“蜀王仙逝的事情藏不住了,蜀王世子对辰郡出手的事也藏不住了,看来蜀王世子会成为第一个反的人了。”
“阿奶,娘,婶娘,我没事。”小郎君笑了笑,“若是这手废了,以后我就少用这只手,我这不是还有一只手能用吗?”
可若是他们撂摊子不干,索性回京城去,等着他们的便是一个死。
柯慕青连声道谢,等官衙的人走了以后柯慕青才问周郎中,“小郎君手伤可还好?”
“好了,不和孩子说这些了,会吓到孩子。”王见忠拍拍郑珲的肩膀,然后道,“蜀王仙逝的事你们可曾听说了?我们半途中抓到了一只信鸽,信鸽用于传信,说的便是这件事,后来我们也从别的逃荒的百姓口中听说了此时。”
这孩子自己倒是看得开,性格确实很好。
“大娘,我们吃再多苦头,但有您帮衬,我们好歹是活着到了府城,我们这一路可看到了太多饿死在路边的百姓。”其中一人道,“这人一旦饿了,真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书中曾记载,百年前大旱饥荒,难民易子而食,论斤相换。”柯秀才以前难以想象书中所言,但如今却身临此境。
“我前头衙门还有事我就不留在这陪各位了,先行一步。”
王见忠道,“往京城逃的难民都想着,到了天子脚下,皇上总该要管他们的死活了。”
说完周郎中便把药箱合上,他还要去给王见忠看腿上的伤。
这也实属无奈,并非是不把这些人命当一回事。
李二夫人在隔壁的牢房里落泪,周郎中言外之音她听懂了,看着她的儿子,眼里满是心疼。
李三夫人跟着柯慕青一起回了宅子住下,王见忠一行人在饭前到的,一进院子就能闻到后厨传来的阵阵香气。
在柯慕青这里吃上一顿丰盛的饭以后王见忠一行人便先回官舍休息了,殷堂留在这一家人团聚。
柯慕青本以为辰王一行人要两日左右才会回到辰郡,但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柯慕青陪着李三夫人去大牢给李家人送吃食的路上会遇到快马赶回来的李瑾一行人。
李瑾几人面色匆匆,马车里不知道是谁,也是一路朝着王府而去,柯慕青想要喊李瑾一声都没机会。